新闻频道

当前位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 新闻频道 > 院校动态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六同步”构建多元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彭传章 张建如 陈小娟       出自: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1-12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中国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这所仅有30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的教育活力令人瞩目,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安全教育示范校、四川省职教先进单位、四川省内务管理示范校、成都市教育先进单位、成都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

2010年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又入选第3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现有祥福、清泉两大校区和国家级别汽修实训基地、市级机械实训基地、区级通用技术实训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合作办学多元化、专业发展企业化、课堂教学微格化、素质评价综合化、培训鉴定社会化”的“五化”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自身特色的育人之路。

德国的双元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典范,它可以精准地与产业经济结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引入德国双元制育人模式,与100余家大规模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率年年稳定在98%以上。

培养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春潮涌动,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站在新的历史机遇前,谋势而动,立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在国际国内经济格局中的定位与走向,强化多元双向国际交流与融合,力求做到“六同步”:专业定位同步企业需求、课程内容同步岗位要求、实训配备同步企业设施、师资团队同步企业技术、教学组织同步企业工作流程、考试考核同步企业用人标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树立新样板。

学校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为载体,先后派100余名教师出国出境研修或培训,亲身感受发达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他们的切身感受影响着未来的课堂,带来了理念变革和质量的快速提升。2017年9月,学校再次特邀德国工商大会纽伦堡商会职教专家到校现场教学观摩及专场讲座,详细介绍德国职业教育更新改革动向。德国物流专家现场实训课教学交流,完美地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课堂授课方式,让老师们对德国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引入德国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4月学校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引进德国f+u汽车机电维护师课程,采用德国“双元制”的职教模式,将德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学校,将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知名品牌汽车开进课堂,严格按照德国国家标准,根据国内汽车行业的特点,对标一级汽车维修厂、4S店等维修与服务标准,对课程进行本土化开发,将德国汽车领域的14个模块,转变成符合国内汽车行业需求的18个领域模块。从教学车辆、教学设备在内的硬件条件,到课程设置、考试科目在内的软件条件,都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基本要求保持一致。老师除了具备教学资格外(任课教师必须经过公司专项培训并取得相应课程教学资格),也都具备多年企业工作经验。正是有了这些先天条件,学校才能为学生提供世界汽车行业一流的职业教育。学生除了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中职教育学历外,还可以获得在欧盟以及全世界都具有极高的“含金量”的f+u技能证书,该证书是学生进入奔驰、宝马、大众、博世等德系4S店工作的敲门砖。学校已有两届毕业生大多到奔驰、宝马等名企就业。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对接四川自贸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筹建平行进口汽车维修中心实训基地,满足平行进口车维护、维修与鉴定。

2017年9月,学校又与德国CDBB教育公司合作办学,在学校现有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上引入德国物流职业教育课程及职业资格证书,开设德国物流专员班。通过项目合作与德国纽伦堡国家职业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师生交流互访;与国际铁路港企业深度“校企合作”,教师到德国物流企业顶岗进修,学生到德国物流企业实训、实习和就业。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特色专业群

学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对接青白江区域重点产业,构建特色专业群,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及师资效能。重点建设与智能制造、智慧制造及物流相关专业。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电子技术专业整合,向机电一体化方向转型,适应智能制造、智慧制造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电子技术专业整合并融入物联网技术,向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方向转型。充分利用“物联网+”平台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整合,向物流自动库方向转型,举全校之力,培养青白江区域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人才。

学校将依托与国外企业建立的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就业空间;通过与国外学校“校校合作”,不断加大专业教师出国交流与培训力度,多层面认识国外职业教育,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大外籍专业教师聘请力度,进一步强化英语及德语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专业的国际化水平。

职教学会.jpg

(责任编辑:毕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