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当前位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 新闻频道 > 院校动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扎根职教舞台 彰显时代风采
出自: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7-11-30

1.jpg

学校广场

2.jpg

无人机教学

3.jpg

机器人协会夺得全国机器人大赛冠军

4.jpg

地形测量实训室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政府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9年正式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提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先进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明确了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的办学思路,使得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方向。

有责任 懂担当 用心服务首都建设

作为极有实力,极具影响力的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学校认真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且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学校根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智能化、绿色清洁、移动互联技术改造专业,建设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新能源汽车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无人机技术运用、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方向)。以重点专业为引领,建成北京市职业院校首个国家级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10门国家级资源共享精品课程、14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学校通过立项推进特色专业建设,积攒了雄厚的专业实力,其中工程测量专业的实力水平能进入全国前3名。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作为全国十五所之一、北京唯一一所学校,入选了国家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

为主动服务北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北京首批三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积极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学校与首师大附中和北京建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本科高校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积极推进外培专业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大学进行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工作,为打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北京模式”贡献力量。

2015年学校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北京电气安全技术研究所,为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议场所和沿街设施进行电气安全检查;2016年建筑与测绘学院教师研制“模板支撑架变形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对服务首都新机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大有助益;同年,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还牵头组建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2017年开始,学校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冬奥场馆设备与管理)专业,为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与北京军区、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共同实施“强军育才工程”,为驻区部队现役士兵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于2017年开始举办首届海军士官班,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优师资 高质量 “人才强教”显威力

学校完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实施“人才强教”战略,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访学交流、进修深造。此外,还通过引进和聘请企业工匠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等方式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截止目前,学校教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学校机电工程学院郭凯老师在2016年10月参加“北京市大工匠”的评选,目前已经成功晋级“北京市大工匠”入围人选 ,为学校赢得高职院校和北京市高教系统唯一殊荣。

毋庸置疑的是,高师资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截至目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同类院校第一,共荣获一等奖35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22项。此外,2017北京市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和现状调研工作专家组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也给予了较高评价,特别是基础学院孙川老师的英语课和加春燕老师的数学课,被评为北京高职院校优秀课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学校党委一直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搭建发展平台等一系列举措,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据了解,王芳、张金磊、陈蕊花三位青年教师参与的刘兰明教授主持的《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得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正是在这样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北京市高职院校中也稳居前列。

肯吃苦 勤钻研 “工匠精神”育人才

学校办学六十余年,在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校党委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通过“突出思政课主渠道,建立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扶持学生专业社团,打造工匠精神培育的平台”等方面的工作,将工匠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品质,使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技能和素养得到同步提升。

据了解,学校在加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对工匠精神培育课堂渗透的同时,也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为学生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2016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教育部关工委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首场活动”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工匠大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感悟,鼓励他们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生力军,在校园中掀起了崇尚精益求精、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的热潮。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运用“工匠精神”打造学生社团。近几年来,学校建立了机器人协会、CAD/CAM协会等20余个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生社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李林琛老师,指导创立学生“机器人协会”,带领协会学生刻苦钻研机器人技术,磨练精湛技艺,连续3年在全国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中获得一等奖。

毫无疑问,这种精益求精、敬业负责的校风校气,即使在毕业后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鞭策着学校的学生。例如,毕业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张玉梅,专啃技术硬骨头,凭着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创新突破,获得各级技术创新和课题攻关成果78项,成为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

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硕果累累。2010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验收;2012年被评为“全国就业五十强高校”;2015年成为首批试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2016年牵头成立北京首个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但在北工院人锐意进取的意识里,这并不是终点。

学校始终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8所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职业院校之一,至今已有4名教师前往赞比亚筹建与有色金属行业合作的中赞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据悉,12月份学校还将接待20位有色矿业集团非洲员工来学校培训。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学校还入选了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网站.jpg

(责任编辑: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