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用特殊的模式培养特殊的人才
作者:于日锦 出自: 发布时间:2013-05-20
  

安徽省行知学校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学校占地700亩,1978年建校,1983年为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安徽省行知中学,2009年更名为安徽省行知学校。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始终以陶行知“求真、生利、创造”为校训,铸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校魂,形成了“善教、乐学、敬业、和谐”的良好校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合格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1999年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近年来,学校依托当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办极具地方特色的“徽雕专业”,创办徽雕艺术学校,牵头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安徽省首批10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之一,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一、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呼唤民族文化传承人才

安徽歙县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国徽墨之都”和“中国歙砚之乡”,更是明清两代辉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里。文物古迹遍布全县,徽州古城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目前县域内有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徽派盆景技艺、徽州建筑技艺、徽州“三雕” (木雕、砖雕、石雕)在内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97项。生于歙县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早期倡导者。陶行知教育思想既是中国上个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遗产,也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本世纪初,创新中华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加强文化生态保护的文化发展国家战略启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开始推行。2008年,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于2011年6月正式实施。《规划》提出,优先开展对群众基础好,市场价值高、最能体现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徽州三雕、徽派盆景技艺、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等16个重点项目的保护工作。《规划》要求建设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保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呼唤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和涌现。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推动学校大胆创新

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过去一直是以师带徒、口传手授的方式在民间进行,传承人培养数量少、文化内涵低、无文本规范可循,而且同行中为了“饭碗”之争,有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婿之习俗,其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光大的要求。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方式引进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领域,已是一件相当急迫而重要的事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安徽省行知学校就做过大胆尝试,与歙县工艺厂、歙县文房四宝公司、徽州古建公司合办了歙砚工艺美术班、古建班,并创办行知工艺厂。2007年,歙县徽雕艺术学校成立,通过五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成功开设歙砚制作、徽州砖雕、徽州木雕、徽墨制作、徽派盆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门类。2008年,徽雕专业被安徽省教育厅特批为“安徽省地方特色专业”,后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徽墨制作、徽派盆景制作等专业实训基地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重点实训基地。2010年,安徽省行知学校徽雕实训基地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非遗传习基地,2011年,又被命名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学校也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由于学校的大胆探索,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教育、文化和社会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三、安徽省行知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特殊模式

作为以“行知”命名的学校,“学陶师陶”一直是安徽省行知学校的宗旨。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从启蒙到发展、从提倡到亲为、从实践到理论,走过了从“行”到“知”的探索历程,形成了科学的职业教育思想:“行是知之始”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生利为主义”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方法论。领悟、践行、创新先生职业教育思想,正是行知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之处和成功所在。

1. “行知模式”引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安徽省行知学校发展的“行知模式”可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概括,即“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

“面向人人”,回归教育本源,破解招生难题,改革办学模式,体现职教本质属性,诠释“为谁办职教”。近年来,通过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安徽省行知学校实施公、民办职业教育大融合,开展区域内培训资源共享,建立培训大平台,组建了歙县行知职业教育集团。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日制班和非全日制班、技能教育和休闲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等结合起来,把职业教育课堂开到一切有技能需求和生活质量提升愿望的所有人群,面向人人办职业教育。在一个人口仅40万的山区小县,学校连续多年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超千人,每年培训上万人。

“校企育人”,回归校企天然盟友,破解教学难题,改革培养模式,体现职教根本规律,诠释“怎样办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必须走校企育人之路。行知学校努力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机关管理、普教套路,开门办职业教育,跨界办职业教育。与市县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在开发区设立实践实训实习基地,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和入企实践、入企办班、入企实习,形成校企融合,共育有用之材。

“生利成人”,回归教育目的,破解就业难题,改革评价模式,体现职教终极目的,诠释“何谓真职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生利为宗旨,以成人为目标,“生利成人”是检验职业教育的唯一标准。探索以贡献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学校和社会评价模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利、学会生活;加强“三能训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能、熟练的技能、发展的潜能,进行“三自培养”,即生活自理、个人自律、班级自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手脑并用、德能双优的技能型人才。

2.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构建集团式管理机制

2007年12月,安徽省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由安徽省行知学校、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和歙砚协会合作创办,由时任黄山市市长揭幕宣告成立,标志着政、校、行、企四位一体集团式办学和管理机制的出现。2008年,在没有现成模本和经验参考的前提下,与行业企业通力合作,申报极具地方特色的“徽雕专业”,得到当地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支持。当年,“徽雕专业”被省教育厅特批为“安徽省地方特色专业”,后发展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



2010年,在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商)会等自愿组成的产教联合体与利益共同体“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成员本着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的原则,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实行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形成集团经营优势,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的效益。



2013年1月,由安徽省行知学校牵头,有中国歙砚学会、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徽派古建公司、歙县老胡开文徽墨厂、徽世林宝文化艺术公司、鲍方砚堂等23家政、校、行、企共同加盟的“安徽省行知学校校企育人联盟”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构建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决策、评价、监测机制,深化和完善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化办学体制。

3. “三引三入”深化校企合作

行知学校通过“三引”、“三入”方式深化和做实校企合作机制。所谓“三引”,是指“引资入校”、“引智入校”和“引企入校”。把企业的资金引入学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引进企业高级技能型人才,承担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强化学校实训教师队伍;把企业引进校园,做到前厂后校,企业工厂成为学生的实训课堂,做到知识与技能无缝链接。近年来,先后引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上百名,其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高级技师等数十人,“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在“引入”的同时,组织师生“入企调研”、“入企实习”、“入企实践”,杜绝知识与技能两张皮,让教师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前就能了解企业规章、理解岗位要求、把握市场方向。

4. “教学做合一”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

行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适合本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切实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行知”统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在校内企业从事产品制作,从作品的自主设计,到操刀雕刻,依照工艺品制作流程进行系列化实习培养,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做。

由于传统工艺品制作难以在大课堂上教学,每个教师也很难同时指导一群学生学习,行知学校在教学中采取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实行老生带领新生,熟手指导新手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团队精神,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培养新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良好的学友关系。

5. “大师驻校”构建特殊的师资团队

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的特殊性,现有师资队伍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不足以吸引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入校任教,行知学校创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本着“能者为师、贤者为师、跨界选师”的原则,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由本校相关课程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程全部外聘。学校先后聘请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副会长周美洪、徽学大师张脉贤担任高级顾问。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传承人曹介铭,中国当代砚雕大师方见尘等大师亲临指导。聘请16位徽雕工艺师长期驻校,在培训基地任教。目前经常来校的砚雕、石雕、木雕、竹雕等专业工艺师有十多位。这些外聘大师带着自己的企业、资金和项目进学校,开办“大师工作室”,同时承担学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既是工艺大师,也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由于这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无需向他们支付报酬,但他们却必须承担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6. 充分突出技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行知学校遵循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制定严谨周密的教学计划和合理可行的课程体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 课程包含中华古典文化、徽文化常识、素描、国画、图案设计、书法、篆刻、徽派雕刻基础等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此外,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训操作指导和实地考察研修,这种课程安排突破作坊传承模式只讲操作不懂理论的狭隘的经验型教授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学员更具有深厚的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专业采取“3+X ”的学制,前三年为本校正规学习,“X”则为三年后的不定期学习,根据学生的志向和需求,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继续在校内跟随大师深造,或跟随大师在工作中学习。为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时安排上,第一年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为8﹕2,第二年则安排为2﹕8,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则有大师的言传身教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这种课程安排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文化性和工艺性相结合的特点。

专业特色教材的开发,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鉴于过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作坊式培养,口传身授、模仿操练多,文本记录和系统知识少的特点,学校特邀有关大师编写讲义或讲稿,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自己大胆尝试编写相关教材。充分利用实物作品的教学功用,录制示范操作视频等非文字性的直观教材。



7. “大师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民间传统工艺”这种资源稀缺的专业,行知学校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实习基地问题。首先是通过职教集团与区域内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办学,让学生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其次是“引企入校”,将行业内大师级人才及所办企业引进学校,形成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这种校内企业,既是“大师工作室”、校办工厂,也是学生实习实训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时入室操作练习。

专业开办以来,学校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加大建设步伐,接手原校办工艺厂资产,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余平方米的砚雕实训室、1000平米的砚雕陈列室,投入40万元购置实训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学生初步的实训需要。通过“引企入校”,专业实训基地现在已经增加到5个,近1300平米;近年又投资200万元,建成300余平米的“非遗传承成果展馆”,引资180万元,兴建徽派古建实训基地。

8.多层级评价检验传承人才培养成果

行知学校对“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的学生提出“五能”的培养目标,即能画、能写、能雕、能设计(创作)、能欣赏的能力,让学生真正能在“民间传统工艺”领域发挥传承和创新作用。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方式,采取老师评价、专家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学校内课堂上,老师通过观察学生言行、课堂学习、实训作品做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评价。学校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专业技能比武 ”活动,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评委,全面检视学生综合知识(徽文化、陶文化、文学修养等)、美工基础(书法、绘画等)和雕刻技能。2010年2月学校成功举办徽雕艺术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师生作品拍卖会,140余件师生作品接受市场评价和检验,成交价逾15万元。此项举动开全国中职教育之先河,被称为“中国职教第一槌”。2010年和2011年,学校两次代表安徽中职教育界赴天津参加“全国职业学校学生作品展洽会”,均获得大奖。这些活动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学校专业教育的成果,同时也通过媒体宣传获得社会认可,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学生作品走出校门跨出国界,先后被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无锡市职教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收藏,并作为礼品赠送来访的外宾。

四、几点建议

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界也是一件刚起步不久的事业,安徽省行知学校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起步,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前行的路上尚有许多东西需要摸索和完善。

1. 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学校为主,联合职教集团内行业企业专家和本地教育教学专家,加强专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完善学生学业水平尤其是专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标准,力争与国家相关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使“民间传统工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加规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

可由非遗职教集团内行业企业、省市级教研机构和学校共同参与,联合正规出版社,组织力量在收集、整理民间文化传承人手写记录、口头叙述、手工演示等材料的基础上,贯彻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现代职教理念,逐步编写出更加规范、更加实用的专业课程教材,包括文字、画册、录像、讲解、演示动画等多种类型的新型教材,彻底改变过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长期依赖口传身授、经验流传的状况。

3. 加强中高职衔接,拓宽专业服务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加强中高职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完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中职层次培养生产经营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层次培养设计和策划等技术性人才,随着事业的进步和特色专业的发展,逐步由中职提升到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贯通非遗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



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固定学制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培养一大批有知识、精技艺、会传承、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发展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存在开设专业多、招生数量少、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不规范,技能考核无权威标准,市场认可度不高,社会影响有限等问题,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区域和全国展演、交流、竞赛活动,让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活动舞台。

结语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优秀历史、地域辽阔、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开发、继承、弘扬、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是这项工程的基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任务,安徽省行知学校依托“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特殊的人才,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