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会报告
完善治理结构,整合社会资源,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
作者:程辛荣 出自: 发布时间:2013-05-20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职教集团是近年来多元办学、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一种深刻体现。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是广东省首个职教集团。

2008年11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牵头,正式组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集团将多方合作办学、服务社会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事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深化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初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一、集团概况

(一)组建背景

行业需求: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药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发展迅猛,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或全国领先地位,相关企业高密度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产业高速增长不仅催生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据统计,广东省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口达20万,市场前景广阔。结合目前全国食品、医药、卫生等领域发生接连不断的安全问题,食品医药卫生行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广东省对食品医药卫生产业非常重视。在这一行业发展形势下,食品医药卫生等健康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和结构日益成为影响这一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食品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强。在此背景下,食品药品职教集团,通过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达成多赢格局,培养大批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政策支持:根据国家政策,2006年,广东省政府在《印发<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年—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大力支持行业、企业和学校组建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广东省教育厅也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结合我省实际突出建设项目的示范点,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些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广东省教育厅于2008年11月3日批准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了广东省首个公办食品药品职教集团,并要求通过产教结合、教学产研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集团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职业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所以说,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成为组建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的重要条件。

(二)组建基础

集团牵头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作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一所集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专业于一体的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依托行业主管单位,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单位、各种同类院校进行深入合作,整合社会办学资源,推进合作办学,增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2005年至2007年,根据学院办学行业特点和优势,与扬子江药业广州海瑞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广东怡康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广东省药检所等5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合作,并与11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探索出一条“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组织省内开设相关专业的13所高职院校、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药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交流研讨,建设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发了3大系列20余种专业教材,共同投入建设了药物制剂生产型实训车间、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实训车间等实训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与此同时,学院还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向企业和办学机构提供设备共享、培训、技术开发等服务,常年向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制药专业学生提供药物制剂技术实训,为广州陈李济药厂、珠海联邦制药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考证培训,为华南理工大学新药开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产品中试,配合多家药品、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服务优化。通过这些切实的服务,学院与相关行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较高声誉。有了以上的积累,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水到渠成。2008年11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粤教高〔2008〕138号)复函我院同意我院牵头成立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

牵头学院现状: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走工学结合、特色立校道路,逐步形成以培养工科类专业人才为主体,工理医管文结合,纳入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中医药局的人才管理范畴,同时承担三个系统教育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为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等健康领域培养高技能职业化人才的院校。

学院下辖管理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广州市有龙洞、大观路、钟落潭三个校区1413亩,设14个二级教学单位。办学规模15895人(高职:10968人;中专:4927人),成人大中专生约7000人。教师人数5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00人,博士、博士后60人,硕士230人,“双师素质”教师295人;开设35个专业(方向);近年来,获省、市、区级课题120多项,科研经费达1200多万元,其中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学院“学生团队”在拜耳白加黑“日夜环保,地球更健康”高校环保大赛决赛上击败多所名牌大学,荣获全国总冠军。2011年,学院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5月,在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院学生获1金3银4铜的优异成绩,其中《地沟油快速检测试剂盒》项目获金奖。2012年7月,学院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培育单位。

(三)发展历程

2008年下半年,按照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指示精神,集团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008年11月,在广东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兄弟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广东药学会”和“执业药师协会”、“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广东省医疗器械协会”等行业协会、各行业相关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并聘请了省内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企业的领导、专家担任顾问和智囊,共有112家本科和高、中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加盟组成集团首届理事会。

2011年12月,集团成立第二届理事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集团现有成员:学校17所(含中职学校6所,高职院校6所,本科普通院校5所),学生人数97598人(中职16771人,高职80827人)、事业单位8个、行业协会15个,科研机构9个,企业203家。集团形成校政行企,尤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事会治理结构。在这一治理结构框架下,发挥牵头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示范、辐射作用,利用集团平台作用,整合优化社会资源,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初步形成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融合,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技能培训,校校、校企联合招生、就业、科研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7月,我集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职教集团代表,向教育部提交了集团化办学案例汇报。2012年2月,在职教集团基础上,学院试点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省属高职院校。2012年4月,我院(职教集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代表单位参加了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的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口帮扶滇西边境山区中等职业学校签约仪式。2012年9月23日学院受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学院现被中央编办列为国家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2012年12月3日,集团与云南西双版纳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12月18日,我集团在教育部举办的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上作主题发言。2013年1月,《中国教育报》报道我职教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

二、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探索法人治理结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大学的格局、高度和潜力。因此,完善治理结构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职教集团基础上,试点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理事会,不断完善内外部治理结构,其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初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格局。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基于《高等教育法》和《中共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完善了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校长及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四项基本制度,并于2004年列入学院章程,形成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格局。对于外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我们主要通过与政府、行业、企事业、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联系,完善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事会制度的外部结构,促进集团化办学。

1.理事会设计特色

《教育规划纲要》第四十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提出“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概述之,高校通过建立理事会(董事会)制度,吸收多元力量参与办学,扩大合作,共同监督,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因此,在广东食品药品职教集团第二届理事会的基础上,我院借鉴校政行企多方合作模式,于2012年2月开始建立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学院理事会与职教集团理事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共同运作。这一特色安排,紧扣《纲要》内涵要求,抓住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借助校政行企多方力量合作办学,共同促进学院发展,提升学院的辐射能力。

2.理事会结构概况

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形成理事会作为决策层,行政管理层作为执行层,监事会作为监督层,以及三者互相制约、权责分明的治理机制。主要特色:

2.1理事会聘请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生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理事。理事会由58名理事组成,理事长1名,执行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副理事长兼监事会主席1名,常务理事10名,理事43名。理事会聘请政府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顾问;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名誉理事长;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当然理事,担任理事长和执行理事长;来自多个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和广东省相关行业协会会长、知名企业代表、其它院校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担任理事。通过理事成员的广泛代表,不仅可以监督学院发展规划、重大业务事项、以及学院财务运作,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外部关系,吸收社会力量、资源促进办学,实现公益服务的最大化。理事成员由主管部门委派任命、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相关院校、家长委员会等推荐,并由理事会通过。

2.2建立管理层,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策,并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与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及其它行政事宜。学院院长及其副职、财务负责人以及其它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行政管理层。学院院长为执行理事长,也是法定代表人,行政负责人,负责学院的日常教学、科研和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其它行政工作。执行理事长对理事会负责,参与理事会决策,定期向理事会汇报学院的运行管理状况,接受理事会监督,财务负责人负责单位财务和审计工作,并对理事会负责。

2.3设立监事会,负责对本学院的财务、管理运作和理事会成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主席由省纪委派驻主管部门纪检组长担任,并兼任副理事长。此种人选规定,较好地保证监督机构相对独立履行监督职能,同时也符合我国纪检系统监督要求。监事会其它人员由学院纪检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和行业代表组成。监事会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建立审计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制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以及重要信息公开制度。

2.4理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由政府、行业、企事业、科研院所和学校等人员组成。专业委员会根据12个二级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食品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化妆品与艺术设计学院、中药学院、中医保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护理学院、软件学院)进行类别分设,与二级学院相对应,为办学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顾问由政府相关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主任由行业协会会长担任,副主任由二级学院负责人;其余成员为相关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士、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等人员。委员会为专业定位和规划、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技能点筛选、教学内容选取,配套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场地建设等给予指导性建议,协助指导开展专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专业岗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调查等活动,为专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职教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理事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其旨在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办学,培养人才。集团利用平台优势以及专业委员会的特色机构,与众多食品、药品、医药卫生、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协会、企业以及中高等院校协同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群发展格局

集团学院发展涵盖生化与药品、医药卫生、制造、轻纺食品、财经、艺术设计传媒7大高职专业目录大类。围绕相关健康产业链生产、经营、服务各个环节,形成药品专业群为龙头,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医药卫生协调发展的六大健康专业群(共35个专业方向,包括两个中澳合作办学专业),2013年新开设了艺术设计、康复治疗技术、卫生信息管理3个专业。 

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药品类专业群——“认知·仿真·顶岗阶梯递进,实训链·产业链深度对接”重点建设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两个龙头专业,带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药物检验技术、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药品类专业的发展。

食品类专业群——“工学交替,五阶集成”。重点建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龙头专业,带动食品营养与检测、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餐饮食品安全等食品类专业发展。

化妆品类专业群——“核心能力模块化、通用能力集成化”。重点建设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龙头专业,带动精细化学品生产与安全控制、人物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及等化妆品类专业发展。

医疗器械类专业群——“能力培养阶梯递进,真实项目学做一体”。重点建设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龙头专业,带动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医疗器械营销等医疗器械类专业发展。

经管类专业群——“校企深度融合、3S(仿真教学、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层级递进”。重点建设药品经营与管理龙头专业,带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发展。

专业建设成果: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省级示范性专业和重点专业4个: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化妆品应用与管理;中高职衔接专业9个:药物制剂技术、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分析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药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2.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集团成员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联动运行平台,把人才培养置于多方参与的开放系统之中,贯穿于教学、生产实践、创新研发和应用服务的全过程,借助社会多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促进集团化办学。

2.1借鉴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合作共建金活班。依托集团平台,借鉴“现代学徒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与金活医药集团共建合作班,推进双主体合作办学: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校企共同承担办学费用,校企学习时间分配达1:1,职业能力3S(仿真教学(Simulation)、半工半读(Study-work Program)、顶岗实习(Specific-job Training))层级递进。

2012年7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金活医药集团签署了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双方按以下合作细则进行合作办学:

招生选拔。由企业组织面试,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12级新生中,选拔愿意到企业提供的职业岗位工作的学生,组成“金活班”,被录用的学生在身份上既是学校的在校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

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该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负责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学院和公司完成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在学校完成理论内容学习。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打破一年两个学期的模式,三年就读期间,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学习时间分配为1:1。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学校老师参加企业管理学院的员工培训和培训体系构建工作,企业为我校提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学生待遇。一是学生毕业后立即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二是企业在三年学习期间每年设置1万元奖学金;三是对毕业后能稳定地留在企业工作的每位学生,企业给予就业奖励,额度为学生所交的三年学费额1.8万元,并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优惠与帮助。

2.2校所深度合作开办医械检测专业。此模式的特点是双方委派专业带头人,检验所负责实训实习,双方共同推荐就业,职业能力阶梯递进,真实项目学做一体,实现“校所深度合作”办学。

2011年起,集团成员学院与业内权威质量监管机构——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合作开办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双方联手专业建设、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培养人才,促进校、所在合作中互学互动、互利互惠,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局面,开创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 构建了紧密对接产业的医疗器械专业群,满足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多样化的用人需求。

¬ 以“资源共用、任务共担、利益均沾、成果共享”为原则,初步建立了有效的人才共育机制机制。

¬ 校所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三阶段递进式”课程体系,实施了“真实项目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了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合作教学,合作编写了3本实习指导,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 校所联合从组织、人事、制度、考核等方面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校所合作共育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合作的育人主体,广东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 提出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岗位的用人标准,参与制订了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 提供价值过亿元的检测设备和1.8万平方米的检测大楼,供我院学生实习、实训和进行职业培训,并与我院联合申报了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派出12名医疗器械检测、产品注册、质量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学做一体课程、编写实训指导、制订教学活动方案,建设教学环境,实施教学、合作育人。

¬ 承担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组织实施毕业技能考核,帮助推荐就业。

¬ 组织所方人员与我院共同开展人员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合作项目,实现了互利双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盘活了“校所”资源。

2.3以“国际教育本土化,实用人才国际化”理念创办健康管理专业。秉承“国际教育本土化,实用人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学院在成功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联合开设生物制药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将国际职业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建设,逐步实现专业建设标准的“国际化”、“统一化”,并于2012年开办健康管理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该专业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粤港澳人民健康事业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香港百本集团合作,兼容粤港两地优势,订单培养实用的国际化人才,力求打造同层次同专业的省内进而国内的品牌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一定的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等背景知识,具备现代健康和国际化的管理理念,能够与个人或群体进行良好(跨文化)沟通,掌握基本健康服务技能及健康管理技能,具有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并对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监测、分析、健康指导、健康维护和慢病管理的能力,能进行项目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健康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引入英国的健康管理HND课程,以及香港相关职业标准,使得专业从设计之初,已具境外职业标准特点。同时融合国内社会现实,具有兼顾国际化、本土化、职业化的多元特点。

专业与香港百本集团组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百本健康管理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与境外相关企业合作的双主体办学模式,以汲取境外在此方面的成熟培训与管理服务等卓越之处,将课程标准与国际职业标准结合起来,搭建专业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培养国际化的健康职业人;同时正为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将健康管理专业打造成新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奠定基础。

2.4以“工学交替、五阶集成”为特色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该专业紧紧依托省食品安全监管(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业背景优势,积极与广州市萝岗区等地方政府合作,依托职教集团食品理事会成员中的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保健品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海天调味品有限公司、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州永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化“工学交替、五阶集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按照校内培养训练分项核心技能,校外集成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办学思路,对该专业相关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重新分解和定位,在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选择、职业技能考核等方面充分采纳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学为主工为辅素养教育、工学并重职业技能训练、工为主学为辅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素质循环提升”的“工学交替、五阶集成”培养模式。

同时,与理事会的食品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人员培训、用工需求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合作,强化校企合作关系,并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企业的类型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分类,重点进行四个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见习教学基地。与广州市永业食品有限公司、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利用暑期或寒假等间隙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企业见习实践。

(2)技能培训型教学基地。与广州市质检院、广东省农科院等企业合作,安排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利用6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仪器分析等检测技能的顶岗实践。

(3)生产实习型教学基地。与广州市一日三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生产型岗位工作3~6个月,进行食品加工技术技能的顶岗实践。期间,校企共同完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修订各岗位实习指导手册,有计划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

(4)就业型教学基地。与佛山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学生在企业的生产、QC、QA、仓管、营销、文员等不同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综合实践,通过企业教学培训和近1年的实习,毕业后转正为就业岗位。

2.5“立足医院,全真教学”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设想:以普通护理三基(三年高职)+特色(方向)进行培养,专业建设以“校院合作、优势互补、名院打造、特色培养”为宗旨,专业教学强调知识必需够用,重在实践技能培养,渗透教学医院文化,综合素质高,零距离上岗。学院积极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正骨医院及广州复大医院签订教学医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普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共同制定体现医院特色的课程模块,开办特色班,如省妇幼保健医院,是全省妇幼卫生的龙头单位,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我院与其合作设立妇幼班;如省人民医院,行业龙头,实力雄厚,规模最大,特色专科最多,我院与其合作设立人民医院班等;省二医院,作风严谨,应急快捷,服务优质化、专科特色化、管理制度化,我院与其合作设立二医班;省复大医院,走“高端化、学术化、国际化”道路国际化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涉外特色明显,我院与其合作成立复大班,其它如正骨班等等。共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医院兼职教师前来授课、讲座,传授知识,渗透医院人文文化与敬业精神;学生到医院见习与实习,按照大型医院的高标准进行培养,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赴全省各地医院、医疗机构就业,从而引领全省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的护理标准,提升服务水平。

(三)整合资源服务社会

职教集团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的集约化。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事会制度,其目的在于借助社会力量,整合优化社会资源参与办学。

1.集团与地方政府共建天河智慧城健康(医药)产业园

2013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发挥双方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以资产为连结纽带的紧密型、集约化办学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图片)

政府政策:天河智慧城是广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项目,也是天河的“一号工程”,定位为“低碳经济先行区、智慧城市示范区、幸福生活演绎区”,以智慧产业和高智创新为主。未来五年,天河区计划在智慧城所在地区投资300多亿元,建设37个重点项目。天河智慧城(IB D )建成后,将与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C B D )形成南北遥相呼应、全国独一无二的“双核驱动”格局,成为广州的发展引擎、创新中心。

集团参与:在学院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格局,积极推进“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项目,学院向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管委会申请将本园区纳入天河智慧城并成立“天河智慧城健康(医药)产业园”。集团成员学院新校区正位于天河智慧城建设范围,园区位于新校区东面,占地约60亩,地上建筑70000多平方米,(其中40亩规划建设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20亩规划建设食品安全培训综合服务楼约32100平方米(含地下二层10500平方米),基建总投资约2.5亿元。学院与天河智慧城管委会合作,共同到港澳地区进行推介招商。

未来发展:园区定位为“协同创新、产学研基地”;主要引入医药、食品、化妆品、信息管理、医疗器械及软件设计等健康领域企业入园,聚集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在园区从事科研、中试、人才培训、生产经营等高新技术活动;建成后固定资产投资将达3亿,年生产、销售经济规模达5亿;入园企业享受天河区和智慧城有关招商、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第一批入驻企业广州思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威瑞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纽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广州京师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诺的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已与学院签定入园合同,申请共建面积3369㎡,企业投资1010.7万元,计划2014年正式入驻。

2.服务转型升级,培训“双转移”劳动力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双转移”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学院作为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广东省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食品检验工等19个工种技能培训。由学院开发课程和工种,由集团企业提供师资和场地设备,合作进行双转移培训,实现企业、学校、劳动者、社会四方共赢,全面提升集团社会服务能力。一年试点,实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员1000人以上,完成鉴定500人以上,为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职教集团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为成员单位每年培训5000人左右,鉴定6000人左右;同时每年为近1500名集团成员员工提升了学历。目前,职教集团为成员单位员工提供专科、本科的继续教育服务,现在读成人学生达5000人。

3.结合集团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创新

3.1粤港澳食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围绕粤港澳食品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在集团学院设立“粤港澳食品安全培训中心”,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和集团资源,与粤港澳三地政府、高校合作,共建该中心。如参与合作单位有广东省港澳办公室,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香港职业训练局,澳门卫生局,澳门经济局,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香港稻田学院,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职业鉴定指导中心,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阳江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等。依托学院优势,构建由粤、港、澳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和企业参加的粤港澳食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制定三地统一食品标准、检测方法和企业硬件和软件要求,确保三地食品安全。省食品办已资助50万元用于粤港食品安全培训中心筹建和我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及技术支撑培训,面向我省食安办各级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完成900人日培训工作。

中心的整体构架建设是“一个中心、四个平台”。食品安全中心设立粤港澳食品标准创新平台、粤港澳食品法律法规创新平台、粤港澳食品企业硬件准入创新平台,粤港澳食品人才准入创新平台,架构图如下:


3.2岭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根据中药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以及集团的特色优势,以及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政策驱动,成立岭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一大批能胜任岭南中药材资源开发和规范化生产的技能型人才;进行岭南中药材野生资源和生产情况的调查和整理,对濒危、稀缺品种进行迁地保护和野生转家种研究,确保中药材原料正常供应;对某些大宗品种建立规范化生产基地;攻克岭南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共性关键技术。

该中心主要由集团成员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本草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广东思明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与澳门大学等高等学校、广东省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云浮市人民政府、河源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各参与单位基本由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构成,在科教和产业有各自基础和优势,属于产学研的强强联合。在协同创新中心内部,师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得到合理的汇集和合作,促进了中药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5项, 帮助中医药企业建立中医药文化推广的“中草药园”近十个,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数十个,申报中药种植和资源开发专利10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已联合开展主要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项目“广东主产药材产区分布、产量及历史演替的调查研究”、广东省科技厅立项项目“南药种质基因库建设”、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南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为岭南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和组织的保障。

3.3粤港澳“一试三证” 人才培养与评价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一试三证”指的是三地劳动者通过一次职业能力考试即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香港澳门地区认证和国际权威认证,搭建粤港澳和国际人才交流互认机制,创建国际化人才交流合作的新格局。粤港澳“一试三证”即考生通过一次考核,将获得三张证书: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香港专业能力评估证书及国际专业标准联盟认证(Intemational Professional Standards Networks) IPSN的证书,IPSN由四个成员国组成,包括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和中国香港。考生取得三项证书即证明其职业技能水平获各地认可,达到取得“技能护照”的目标。

“一试三证”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粤港澳及国际四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评价方式建立起来的包括选定开发职业品种、成立专家团队、“三地”标准对接、培训教材与题库开发、开展试点考试、项目正式推介等教学活动及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理念,是一种新体系的探索,体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理念。将粤港澳“一试三证”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引入职教集团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实践,与其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主管等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牵头,联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香港职业训练局、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香港百本集团、深圳首脑美容美发化妆学校、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奈瑞尔塑身美颜连锁有限公司共9家单位协同组建,基本上是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依托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构建“校政行企”四方合作平台,“产学研用”结合为“一试三证”的研究与实践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2013年3月22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香港职训局主办的“粤港合作‘一试三证’启动典礼”在广州举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职业训练局、国际标准专业联盟(IPSN)、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组织单位领导出席了典礼,并为首批44名通过“一试三证”的考生颁发证书。IPSN成员国及英国等国际行业、粤港澳地区行业、企业代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和考生代表参加典礼。

三、集团化办学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推进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发挥集团优势,继续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一是加快建立中高职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特别集团内4所中职学校展开全面合作,制定9个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和教材等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开展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合作拟招高中升本和专升本两种形式学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做好非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建设天河智慧城健康(医药)产业园

集团继续加强与天河智慧城管委会合作,加大力度吸引食品生物医药等健康领域企业入驻健康(医药)产业园,并开展校企全方位合作,试点在师资、讯息、场地、实训设备、专业知识等方面资源的共享共建,推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以及研究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初步形成合作共享机制。

(三)拓展集团国际化办学,招收港澳和外国留学生

利用在广州办学的地理优势,培养健康领域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办学层次水平,拓展国际化办学,加大健康领域专业的开发和建设力度,继续加强与澳洲博士山学院的合作办学,做好课程体系标准借鉴工作。同时,试点自主招录港澳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工作。

(四)探索集团内师资改革,优化资源共享

人才资源是集团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引入集团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到参与到学校教学和科研当中来,对于学校来说尤为重要,这是提升学校师资力量的迅速而有效的举措。因此,保持学校与企业行业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需要改革集团学校的师资政策和制度,切实对引入学校的行业企业人员具有吸引力和强化合作意愿。

(五)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发展,是集团的宗旨之一。2012年12月3日,在教育部指导下,集团与云南西双版纳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团依托自身优势,集团院校与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姐妹院校合作关系,加强扶持,吸纳学生到集团单位实习就业;支持西双版纳州利用中山大学和集团学院的专业资源,开展服务外包和软件设计专业合作;5月下旬,由西双版纳州常务副州长带队到学院,向集团成员宣传招商政策,促进两地经济合作,提升集团的整体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