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采

第十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总结

出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执行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5-05


本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办,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各地各职业学校精心组织,全国广大中职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本届竞赛的基本情况

本届竞赛活动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作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国共有3974所学校、283.5万名学生、195.9万份作品参加校级初赛。与上一届竞赛相比,参赛学生增加54.7万人,增长23.9%;初赛作品增加24.6万份,增长14.4%,决赛作品数增加1416份,增长20.5%。

经各校级和省级竞赛组委会评选,有18.9万份作品参加省级复赛,8326份作品进入全国决赛。经竞赛组委会决赛评审,共评出优秀作品一等奖416个、二等奖1249个、三等奖1661个、优秀奖4965个,优秀作品展演特别奖20个;优秀指导教师奖2442名(含优秀作品展演节目指导教师);学校优秀组织奖436名;省级复赛组委会组织贡献奖21名。

二、本届竞赛的特点

(一)优化赛项,与时俱进

本届竞赛突出主旋律,以“践行核心价值观,激扬职校生风采”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精神培育等融入活动内容,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和学生实际,优化赛项设计,新设征文演讲、微视频、校园情景剧等具有较强育人效果的赛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创业计划、创新设计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多措并举,积极推动

本届竞赛实施“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三级选拔机制,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各地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一是组织有序。各地普遍落实了活动承办单位和经办人员,做到专项工作,专人负责。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和广西设立专项经费,为本地区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积极宣传。本届活动与新浪微博合作开展“学校文明风采网络接力‘晒’活动”,话题阅读量达162万人次。各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让更多的学校和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一些学校将竞赛与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学校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结合起来,以竞赛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班班比赛、校校选拔”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河南对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先进单位给予物质奖励;浙江对获奖学生给予相应学分认定;宁波获奖指导教师在职评、评优、收入分配中实行与技能大赛同等待遇。四是注重考核。江苏将竞赛活动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福建、重庆、青岛将活动成效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制度,规范程序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促进活动育人的意见》,明确了竞赛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形式,包括活动程序、赛项设置、表彰激励和组织机构等,为各地各校推进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竞赛管理办法”,对初赛、复赛的动员部署、组织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竞赛活动组委会制定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廉洁办赛规定》和《评审专家管理办法》三项制度文件。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本届竞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决赛评审组织环节,建立了由各省级竞赛组委会推荐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库,根据各赛项作品数量、专家特长,兼顾地域均衡等因素,遴选产生该届评审专家组。本届专家既有来自于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也有电视台导演、专业演员、摄影家等专业人士。采用集中评审方式,通过“试评—初评—复评”三个环节对决赛作品的质量、原创性等全面评审把关,确保竞赛活动公平公正。

文明风采竞赛作为德育实践活动,为广大中职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重结果,更重过程,根本目的是育人。希望各地进一步提高对竞赛活动的认识,扩大竞赛覆盖面,提升组织工作水平,使竞赛活动越办越好。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执行委员会

201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