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校奖

内蒙古达拉特技工学校

出自: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4-24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职教奇葩

记职教民办学校—达拉特技工学校(达拉特旗第十中学)

一、民办起步创一流        

内蒙古达拉特技工学校(达拉特旗第十中学)(以下简称达拉特技校)于20008月经伊克昭盟行署(鄂尔多斯市政府)批准成立。建校之初,由于底子薄,投入严重不足,办学困难重重。20018月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将达拉特技校作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以资产价值350万元进行了一次性有偿转制民营。时任达拉特技校校长的苏德华同志,这位黄河岸边上成长起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超越的办学思想,明晰的办学思路,一举竞拍成功,成为人口大旗达拉特旗民办教育第一人。至此,达拉特技校开始走上了自主办学、自谋发展、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达拉特技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策划学校的发展。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十二字办学方针,面向高校,面向市场,以稳健的步伐,一年一个台阶,连续多年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学校法人即校长苏德华同志是鄂尔多斯市人大代表,自治区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协作会会长。作为从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他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和满腔热情,始终秉持为民办学、造福桑梓的办学宗旨,精心谋划,果断决策,认真实施,创设了适合本校特色的“宽进、严育、优出”的基本管理模式。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十三年艰苦创业,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成为了优者更优,差生转优的典范。

如今的达拉特技校已誉满北疆。2006年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对全区民办学校的评估中,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民办学校,成为自治区首批首位荣获此殊荣的民办学校;2007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次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200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优秀学校”;2009年被鄂尔多斯市评为全市“民办优秀学校”。并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民办示范性高级中学”,并挂牌。2010年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校法人苏德华校长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华全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杰出教育家。2010912日学校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推进、教学改革与对口升学会议”。会上苏德华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经验。20109月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刊载报道了的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果。201010月《基础教育参考》的记者访谈了苏德华校长,以《以德立校 以技创业 面向高校 面向市场》为标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2011414日中央党校“理论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源栏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发展纪实》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经验。2011625日学校组织学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开幕式进行了大型表演,得到了与会的自治区领导、市领导及各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119月学校被达拉特旗旗委、政府评为“先进教育集体”。 201112月学校团委被中共达拉特旗团委评为“青年文明号”。20129月学校被鄂尔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教育集体”。20135月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7月学校里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经自治区人社厅复审,再次挂牌,并被确立为鄂尔多斯市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20138月学校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

2001年转制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五栋小平房,教学班8个,学生500余人,教师职工46人。现在的达拉特技校有教学班63个,学生3318名,教职工288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民办十三年来,达拉特技校就人头经费一项自行支出累计达7000余万元,这意味着学校为政府节约资金7000余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亿多元,改扩建校园,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现在学校拥有:榕德科技教学楼、政德职业技能培训大楼、敬德餐饮中心大楼等建筑面积共计3万多平方米;塑胶运动场约11000平方米;可举办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的体育训练场馆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集会、演出、播影于一体的多功能报告大厅1500多平方米;学校有农牧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3500多亩;汽车维修城、摄影楼等实习实训场所及体艺活动等功能性房舍都有且设备配套齐全。学校各类设施完善,环境优雅。作为鄂尔多斯唯一的一所民办学校,在没有公用财政支持的前提下,承担起了达拉特旗36万人的职业教育的重担。

达拉特技校办学十三年来,坚持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并举,升学与就业并重,本着办出特色,创造品牌的想法,全力举办职业教育。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以音体美育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各专业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思路。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对学生进行艺体美教育。学校组建有男女蓝排球训练队、艺美训练班等,安排专业教练利用固定时间进行专门训练,无论平时还是休息日,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训练,辛勤的劳动,换来今天的骄人成绩。在自治区60年大庆学生美术作品比赛中,学生获金奖作品和铜奖作品多幅。2006年学生王智健参加第23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获得铜牌,成为鄂尔多斯该项获奖第一人。学生中长跑队取得全鄂尔多斯市马拉松赛第一名。2007年学生女子排球队打入全国第十六强。男子排球队参加鄂尔多斯市中学生排球赛,取得男子第一名。2008年在自治区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本校学生男子排球队获得全自治区第六名,并获得道德风尚奖。2008年全鄂尔多斯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青年组第一名。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消息传来,校长命令所有师生离开教学楼。学生在操场避险期间,就自发策划着为汶川的患难同胞捐款。514日第一笔捐款就到达了四川灾区。虽不足万元,但她是鄂尔多斯甚至是内蒙古自治区向灾区捐出的第一笔善款。他代表了孩子们的心,也说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到位。从建校起,一年一度的全校师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中华美文咏诵、英语语言艺术等活动坚持始终。

达拉特技校办学十三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累计输送学生近万名,其中有2000多名直接就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余考入了各级各类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三流的学生,用二流的教师,创造了一流的业绩。20082010年高考中,进入全自治区总分前十名的本校学生分别有4人、5人和5人。学校民办教育、职业教育走在了全自治区的前列。2011年学校高考捷报再传,本科率达到19.8%,其中600分以上同学16人,有7人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前十名的优异成绩。2012年高考再传佳绩——本科以上突破百人大关。2013年高考本科已突破200人。

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是与苏德华校长锐意改革,勇于实践,推陈出新,勇于创新分不开的。学校形成了一整套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

一个宗旨:办学为民

二个目标:第一、培养三种人:培养好人、培养自食其力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培养能养育子女、孝敬父母、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第二、三百工程:百分之百升学、百分之百持有职业技能资格证、百分之百就业。

三个理念:第一、潜能生,可塑之材

第二、“三我”促成长(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

第三、教育要坚持正人先正心,树人先树德。

四项措施:第一做到:严三管、弃四闲(邪),争做文明中学生(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邪思、不看邪网书籍)。

第二创设:书香校园、传诵经典、才艺展示。

第三倡导:学会感恩、学会负责。

第四建立:学科考试成绩与思想品德考核有机结合。

五个载体: 第一. 责任教育系列活动:成人宣誓仪式、责任伴我行、清明感怀、恩情滋润我成长。

第二.奖励制度:奖德金、助学金、奖学金、进步奖。

第三.课堂教育模式:引导学习,当堂训练。

第四.“因材施教,助其成功”工程:研究需求,体验成功

第五.科学管理制度:教书育人责任制承包。

六字模式: 升学就业并重;职高艺体并举; 高等教育途径;较高层次就业。

二、创新模式促就业

达拉特技校本着对口升考高等教育为途径,以较高层次就业为目标。形成中等——大学——企业一条龙的办学机制,为学子创造了多种选择与成才的机会。学校根据学生的要求、按照市场的需要选开专业,即满足家长意愿,又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开设建筑、机电、汽车维修等共18个专业,学制3年。每种专业均有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学校设有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依据职业标准对全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积极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及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在校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同时,学校申请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可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使之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能的能够基本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

从建校至今,先后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亿利PVC公司、神东煤矿、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富通汽车维修公司、达旗工艺美术商会、响沙酒店等学院、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联合办学的机制的建立,为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对口就业提供了方便,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先后为亿利PVC培养职工340多名,为响沙旅游公司培养输送员工200多人。现正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富士康科技集团)组织招聘技术工人200人。十三年实现学生直接就业1500多人,其中经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且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有1900多人。初级职业资格考核合格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2800多人。

三、以德立校促发展

达拉特技校按照“抓管理、办特色、保位次、增容量” 的指导思想。以“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原则。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把学生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狠抓明理、动情、感恩教育各环节,推进有效教育。学校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日有所获”,学校推出“传承经典,书韵飘香-《论语》诵读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主题为:感恩、诚信、责任。学校发出倡议:我们真诚地期待全校师生的支持和参与。文化传承的大业,炎黄子孙,我等学子,与有责焉!师生同读,不亦乐乎!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吟诵《论语》,让经典的书韵飘荡在美丽的校园,建设一个文化底蕴十足的学校。此项活动已坚持多年。以此为契机,贯彻落实“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争做文明中学生。

主要做法有:
   
一是诚敬、诚信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配合军训,采用“严管、宽容、结伴、高标准”的校本管理模式。学校提出“严三管,弃四闲”。“严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谈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养,使用文明语言,不随地吐痰;观看演出或集会时,不大声喧哗、哄台及打口哨;管住自己的手:上课注意听讲,勤于动手做笔记,不做小动作,杜绝小偷小摸行为,爱护公物,不乱扔废弃物;提高道德修养,有涵养,不出手打人,使其成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手;管住自己的脚:行走、跑步,两人成排,三人成行;不践踏草坪,不攀爬阳台、栏杆、墙头、电杆;坐姿优雅,不翘二郎腿,不颤脚;不擅自出入校园,不乱串班级和宿舍,使其向着美好的未来,走人生正道;“弃四闲”即不说闲话:严谨求学,上课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闲话:不说与自已、集体、他人无益的话;不闲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不梦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培养恒心和毅力;不做闲事:端正学习态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事情要冷静分析,不冲动,不闹事;不看闲书:读有用之书,有益之书;不读无价值之书,不看宣传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书籍”。通过践行“严三管、弃四闲”,逐步培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三管”、“弃四闲”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先进案例二等奖。

二是成人、感恩教育。学校每年举行“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借以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学生说:“18岁,法律上成人的标志,从18岁开始我们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而是迈进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公民的行列,从此我们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利,同时我们也开始要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义无返顾地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借国家为职业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开展“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的主题作文活动。这种活动长期坚持,从不间断。
   
三是成才、创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诚敬、成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成才、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三我”,即“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我的行为我负责”。学校邀请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到校讲座,讲旗情、讲市情、讲国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邀请企业界领导到校讲企业管理、发展前景。讲企业家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厂矿实地参观。情境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奋发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学校还为学生努力拓宽学习渠道,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选送学生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学校积极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条件,为学生办理职业资格准入畅通渠道。总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出发,成才出发,发展出发,创造出发。

在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学校坚持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学校更加坚定地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应该是人地科学发展,而人的科学发展首先是培养有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的人,其次才是人的知识技能。由于学校始终把教师、学生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所以,教师与学生都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既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影响着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情操,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高尚的人。明确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的特点,使培养高尚的职业德育和社会道德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教师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学生以争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培养更多素质高技能全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将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四、社会公益显精神

达拉特技校在努力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学校还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学校采取走出去,送教上门,到企业服务,请进来,员工登门求学,到校上课接受再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现有560名在籍而不在校的学生。他们就是过去没有完成中等学历教育的企业员工在学校实现中等学历教育,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了职业道德的再教育,在获得中等学历证书的同时还拿到了职业技能证书。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员工再发展。学校先后还为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培训职工600多人次,达旗工艺美术商会培训工作人员350多人次,为达旗响沙酒店、帅晨生态园、阳光奥斯特等酒店培训职工600多人次。

达拉特技校在努力办学的同时,时刻不忘社会公益事业,还积极支持公办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如2006年第二小学改扩建,学校无法解决全校近2000多名学生的食宿和上课问题,当时学校校长一筹莫展、教育局长也显力不从心。此时,学校毅然无偿提供一个年级的一年的食宿和上课条件。2009年第八中学改扩建,学校依然一如既往无偿支持,解决一个年级1200多名学生一年的食宿及上课问题。学校不仅支持公立学校建设,而且还为吉格斯太小学、马场壕小学等学校捐10万多元的图书。学校每年资助本校和本校上大学的贫困学生30人,约合人民币20万元,十几年累计300多万元。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先后救助白血病患者2人、尿毒症患者1人、孤儿3人,共计捐款30万元。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访贫问苦,2011年为昭君镇羊场村贫困户捐大米、猪肉价值5万多元。学校每年还发动全校师生为贫困学生、为灾区捐款,累计已达600多万元。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学校无偿进行了600人大型义演,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如此类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对学校来说不胜枚举。与会的自治区领导、市领导及各级

“作红烛为后辈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汗水铺就金光道,风雨不歇绘彩虹。现在,全体达拉特技校人正以“扬鞭奋进迎挑战”的姿态,奋力拼搏。朝着建设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教学一流的全国示范性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而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