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校奖

天津第一商业学校

出自: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4-24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商贸类中专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53000余平米,固定资产总值近8000万元,拥有在校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198人,专业教师双师率达到90.3%,年开设工商应用技术类10余个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积极为天津及环渤海区域相关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显著而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届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道德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学校每年都接待来自全国多省区的政府及职教同行参观交流,中央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成果。20139月,学校顺利通过了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

近年来,学校坚持中央和教育部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方针,以提高办学能力为根本,按照社会需求拓展专业类型,转变商务单一办学模式建设成为新型工商应用技术类学校;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按照产业发展培养师资能力,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多种类型均衡发展的师资团队;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平台,引企入校搭建合作项目促进双方互利发展,构建产教研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区域宽领域产业基础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工作岗位标准设计课程,输送了大批广受欢迎的德能兼备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终身发展为重要建设方向,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一、坚持校企结合教研引领的办学模式,提高学校内生发展能力

以积极思维贯彻求真务实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行业办学的资源优势,争取企业在资金、物资、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帮助,校企双方形成了集合优势,互有所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表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是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相互结合,功能显著区别,特点形成互补;二是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校内实训基地不求大而全,但求满足基础性、通用性、适用性、有特点的实训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投入。表现在就业基地的建设中就是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优势,与企业实行订单培养。

学校确立了以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编制了5年教研计划,组建了2级教研组织,确定了中期目标,形成传导引领的氛围机制,开展普遍参与的研究活动,对于推动学校实现从商科类向综合类学校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间,学校培养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39名,56人参加九项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研究课题,包括2项德育研究课题,结题论文均获得奖项,发表各类论文49篇,撰写案例24个,4名教师入选职教中心教研员,8名教师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教练员,22人次担任市级技能大赛教练员,在全国和市级各教学项目竞赛中3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三等奖。学校还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职教学院达成专业教学科研合作协议,加强互助交流。

二、创建产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圆满完成示范校建设项目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把握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顶层设计,加强多种资源整合与累积,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要内容推进专业改革。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结合产业特点,潜心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分别构建了“多层交互式”、“校企合作、岗位主导、H型结构”、“‘2+1’工学交替”、“岗位引领、项目植入、技能接轨”人才培养模式和“部门岗位情境化”、“岗位模块”、“三段一线”、“一优三结合”课程体系。其中物流专业提出的“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方案审评中被教育部专家组评为A级,相关论文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论文评审中获一等奖,并多次在全国示范校建设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这种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的改革创新,呈现出显著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进一步提升了现代职教理念的内涵质量,也为学校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校企融合多方途径,累积服务社会的文化成果

学校不断尝试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推进引企入校工程,先后与4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协议,共建星光平面设计工作室、诚以实财务技术咨询工作室和旭鹏家电维修站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既解决了企业场地和生产设备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实训指导教师匮乏等问题,实现了校企设备、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及校企合作由企业投入为主向教产研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转变。

学校高度重视培训与教学衔接,同时积极拓展校外企业培训项目。目前,学校培训中心共开展643个初中高级证书项目培训,1/3课程实行以证代考,毕业生双证书持有率达到100%;与海尔集团等企业开展合作,成为海尔集团华北区培训中心,承接税务系统餐饮行业员工培训项目,为一商集团开展员工入职等系列专业和技能培训,各类培训项目人次累计达到年培训6000余人次,培训效果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的影响力,20112012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办学机构。

学校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商业企业文化考察与研究:参加全国商科委组织的大运河申遗商贸文化考察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优秀传统商贸活动的认识;参加天津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学习并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参加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企业文化进校园》研究工作,参与了课题读本与案例的撰写,对加深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创新课程改革与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本身注重加强精神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建设与凝练,使校园文化成为统一师生的共同规范,营造了合作共事的和谐氛围。

四、参与温暖工程公益活动,勇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

2011年,学校参与了由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贵州毕节地区综合改革实验区”职业教育项目,累计接纳了贵州金沙县200名学生,积极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助学帮助,使西部学生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很多学生毕业后留在天津,在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挥洒青春。温暖工程成就了他们的职业理想,学校作为温暖工程的实施方,在助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践行着职业更深远的社会责任,使学生及其家庭充分感受到来自合作学校及天津社会各界的关爱。

2008年,学校接收了来自陕西略阳地震灾区的48名学生,为他们在天津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全程免费服务和帮助。为了使略阳学生能更充分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学校为他们单独组班,选派学校最优秀的学生管理及专业教学师资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年节期间,班主任和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搞联欢、包饺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关爱温暖了所有学生,毕业之际,略阳班学生难舍母校,以“日新月异”的牌匾寄托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与希冀。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天津援助新疆和田地区职业教育项目,指派专人赴当地考察,对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学校在深入参与社会公益性教育工程的办学经历中,也得到了受助地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度。

五、营造师生互促型教育氛围,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学校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学生德育教育作为整体规划一并推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修订《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在全校推广,将师德师风评价纳入教师整体考核评体系,赋予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一票否决权,在校内营造了重师德讲师风的良好氛围。注重加强专任教师、班主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四类教职工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及实训指导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历进修、校外培训和企业实习实践。目前,学校已毕业和正在培养的在职研究生累计38人,在职进修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教研能力的提升;两年间,26名教师参加国外院校培训,15名教师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145人次教师参加企业和社会实践,聘请26名企业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任教,形成与专任教师相匹配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理念,初步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商特色的校园文化理念,研建了“三·三融合”分段式学生素质培养育人机制,通过主抓德育课教学改革,发挥集体活动和德育实训教学的作用,强化技能训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天津市中职校德育教学副组长校,学校有1名教师担任市德育教研员,校内建设了天津市首批校内德育实训基地,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个体咨询室,拓展训练实训室等,8个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和学生自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29个,市级技能大赛获得奖项235个;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和中国职教学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中,共有280余名学生获得奖项;8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9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2个班集体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学校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受企业欢迎,进一步加深与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群的全面合作。学校每年都向天津及环渤海区域输送1000余名学生进入生产经营一线,学生订单培养数量占在校生总数的1/3,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99.3%提高到99.7%,优质就业率达到66%,稳定就业率达到85%,已发展成为天津及环渤海区域重要的职业人才输出校。

回首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国家级骨干示范校建设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现了学校抓质量、抓特色、抓内涵发展思路的探索实践,全员参与的项目建设在全校形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彰显,以示范校建设作为统领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也为学校未来一段时期提供了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学校必将铭记职业教育的职责使命,在职业教育道路上与职教同行一路摸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