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长奖


潜心职教三十载  培育信息产业人

——记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




武马群,195711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武马群同志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职业教育,先后担任教师、专科主任、教务处长、校长助理,19952003年担任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校长,2003年至今担任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长期以来,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并在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工作业绩突出,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多次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级的表彰。

一、担任校长十八年,学校发展业绩突出

武马群同志在担任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校长的8年期间,顺应当时北京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积极开展招生和专业教学改革,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锐意改革进取,通过自筹资金完善办学基础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完成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将一个“基本合格”的中专学校转变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北京市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武马群同志长期担任北京市高职中专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职中专计算机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自2000年开始参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并两次负责信息技术类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长期主持编写北京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统编教材,为北京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2002年武马群同志经北京市教委推荐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

武马群同志2003年担任高职学院院长之后,他确立了“博学笃行  术道精诚”的校训,提出了 “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己任,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的学院办学质量方针和使命理念,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符合社会时代要求的先进职业教育文化氛围。凭着他对职业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用全部的精力经营教育,通过多校区教育资源整合,开展北京市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验收优秀)、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验收优秀),将一所多校区教育资源分散薄弱的高职学院建设成为国家级水平的高职学院。在建设发展高职学院的同时,他还带领学院干部教师积极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支持行业发展,受到行业领导和企业家的好评。担任校长18年来,他用全部的心血为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职业教育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年经学院主管单位推荐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模)。

二、潜心职业教育研究,学术成果丰硕

武马群院长以身作则践行着校训精神和使命理念,多方位研究职业教育科学,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得到领导和职业教育同行的认可,担任了许多学术组织的工作,例如: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职业教育装备指导委员会委员

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算机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理事,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教学与资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职业教育分会会长

北京市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职业教育党建研究会会长

武马群院长在繁忙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曾经讲授过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各门核心课程,编写出版国家统编教材《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10余本,目前担任教育部统编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十二五规划教材的主编。他主持开展的《借鉴英国BTEC教学理念,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200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得北京市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2013年他主持《北京电控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获得北京市委组织20万元资助,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在市教委组织下,他2012年承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子课题,顺利结题。

三、办学理念先进,锐意改革发展

武马群院长深刻地认识到高职学院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地区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高职学院的办学者必须要明确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即以自身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于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周边的社区等。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开门办学、融入社会,真诚地服务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才能使学校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并得到各方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在武院长提出的 “教育服务理念”的引领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深刻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改革。

学院成立了行业领导牵头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学院聘请“教学系联席系主任”、建立“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教学系层面上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实际产品对接,学院建设了一批与企业“共建共管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撑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学院建立技术应用研究所,形成主动服务社会,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组织保障;学院使教育资源既承载教学任务也帮助企业进行生产,使教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通过这些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使校企合作常态化,教师主动走出校门,企业人员进学校、进课堂,使职业教育越来越深地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发展之中,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效果和办学活力。

四、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增进中国文化影响

武马群院长经常说“搞职业教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他高度重视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他推进学校于1997年开展英国BTEC职业资格证书(ND)教育国际合作项目,2007年,又在高职学院为学生开设了BTEC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ND)的课程,至2012年,开设的HND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市场营销等四个专业,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展14年,使学院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从2006年起,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TAFE学院(NMIT)合作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在校学生人数最多达到530多名。2010年,学院与德国德里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德IHK国际教育项目。

2006年开始,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互建海外研习基地的合作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1批共计约840多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来学院开展项目研习和交流,学院也于2009年启动派遣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研习交流,共计120名学生出国研习交流。

长期的国际合作办学,不仅提高了学院对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的认识,并逐渐实现三个转变:从初期的以培养毕业后可以到外国继续学习本科为目标,转变为通过国际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化观念和视野的毕业生;从瞄准国际专科教育水平开展自身的高等职业教育,转变为引进先进的教育模式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从通过国际合作为毕业生颁发中外双文凭,转变为开展校际合作、师生交流,增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

在武马群院长的领导下,如今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既是北京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首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立足于信息产业,服务于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大规模培养基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成为首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