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

基于产业文化育人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探索

出自:本站 发布时间:2013-12-11



北京市商业学校  陈济

 

工学结合、校企共育是职业院校特有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文化育人则是校企合作共育人的本质与关键。刘延东副总理谈到,大力弘扬尊重劳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合格人才。因此,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文化教育,传承职业文化精神。

综合职业素养是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习惯、气质与礼仪。它的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规范以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综合职业素养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活动,而是对人们在各种职业活动中积淀的共同的职业精神、职业品质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提炼与归纳出的,经过训练可以成为职业人都应具备的内在素质。综合职业素养的基本结构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精神素养、职业礼仪素养、职业行为规范素养、职业心理素养以及职业技能素养等。

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综合职业素养的核心。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劳动技能,更需要具备职业道德,具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精神是职业人生存的资本,发展的灵魂。职业道德精神的传递和践行,是职业教育核心价值的本质诉求,是一定历史阶段中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工作文化在社会、教育领域中传播的重要载体。产业文化育人,就是要将职业道德精神内化到学生内心,形成内在的职业素养,做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北京市商业学校在产业文化育人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九训为载体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一、传承职业文化精神,凝练综合职业素养训练指标体系

学校把职业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作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的主线。为了有效传承和践行职业文化精神,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经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调研,遴选优秀商业企业文化,提炼出具有商业文化特点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指标体系。

首先,学校组织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调研,确保数据科学有效。学校先后邀请49家企业、100名毕业生来校座谈,并走访了21家企业,涉及财金、加工、管理、信息、商贸、艺术、旅游、酒店等八个专业类别相对应的相关毕业生、专家。企业专家,既有一线的领班、主管、部门经理,又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还有企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采用现场调研(如海底捞)、参加北京一商美洁的晨会、问卷调研、校企座谈、毕业生联谊等多种方法,从而保证了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系列调研分析报告,为校企文化对接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调查内容主要是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指标(名称、内涵、表现、标准、评价),或者说是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调查,重点为员工的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包括这些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评价方式、培养方法。最后归纳出21项职业道德能力培养指标和评价标准,为归纳和提炼综合职业素养训练指标提供了依据。

其次,提炼北京市商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指标。在多方调研、学习、研究和借鉴优秀商业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研讨,反复推敲,校企共同提炼出北京市商业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训练15项指标,即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积极心态、礼仪礼貌、学会感恩、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严谨细致、安全能力和职业技能。

再次,遴选优秀商业企业文化,将经典商业案例的研究转化成培养要素,形成专业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研究、借鉴优秀商业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要素,变成专业培养的目标、内容,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熟悉并认同专业文化精神,树立诚信、敬业、负责等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全面提高综合职业素养,成为德能兼备的现代职业人。

例如,会计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以“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进取创新的追求”为核心的会计专业精神,确定了以“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强化服务、参与管理、保守秘密”为重点的会计专业行为准则。通过会计文化与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与技能训练、与主题活动、与学习环境“五融合”的育人实践,使会计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文化育人特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素养,规范学生职业行为,助推从学生向现代会计职业人的成长。

二、践行职业文化精神,创新综合职业素养教育途径

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育人,必须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深度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融合层次上的深化。使职业文化渗透到精神层面,形成职业精神,形成道德规范。商业学校把产业文化教育与做高素质的现代职业人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二是融合宽度上的拓展。使职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程,各个环节,做到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学校遵循中职生特点,按照职业文化精神传承的规律,在认知、认同和践行上下功夫,创新九训模式,构建学校生态文化系统,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体系。

1、对接商业行业文化,将职业文化素养指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目标体系

学校从专业建设入手,将校企合作与学生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相结合,与企业共同研究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将与专业对接的职业文化素养点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具体的可实施操作的途径方法。如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严格按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将学生职业素养转化成三种能力,即操作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共同确定了不同层级的职业素养标准。



2、对接岗位职业工作,构建“四阶段“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搭建综合职业素养平台课程。完成《综合职业素养训练》、《合作与创新能力训练》、《综合就业指导与训练》和《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四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分别对应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

二是将综合职业素养训练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落实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分析岗位工作能力的同时,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综合职业素养培育点,并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中加强具有专业特色的训练与指导,促进不同专业类群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3、对接现代职业人成长模型,构建“九训”综合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体系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实施以课程、教育管理服务、晨训、礼训、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8S实训管理、文明风采竞赛和安全能力训练等“九训”为载体的训练,构建了“德能兼备,九训共育、人人出彩”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成人、成才、成功。

例如,早训、8S、创业园、技能学雷锋、星光大道、主题活动等。

4、校企对接,制定并试行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评价标准

学校将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制定了系统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基础性标准要求、发展性标准要求、评价途径、评价部门、评价等级七个部分,从综合职业素养的三方面,以15项指标为评价要素,以“九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

评价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基础性评价标准,即学校评价标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二是发展性评价标准,即企业评价标准,是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

评价标准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导向,从行为养成切入,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评、家长参评有机结合,对学生从入校学习到实习毕业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评价,分为“优秀”、“达标”和“需努力”三个等级,颁发综合职业素养达标(优秀)证书。综合职业素养证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的证书之一,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及实习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三、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优化育人环境

首先,学校着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职业化的环境氛围。学校的校风校训、胸卡、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标语牌、路牌等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突出“职”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职业化的宣传标语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使人倍感浓浓的教育氛围。教学楼、实训楼的通道墙上,既有学生作品展示、优秀学生干部介绍,更有与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标语、职业群介绍、职业规范介绍等,警句名言鲜明突出,随时随处直击学生视野,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渗透着对学生的职业人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

其次,在实习实训场所,包括工学交替企业的岗位工作环境,注重育人环境的建设。实施8S现场管理,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深化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职业人

职业道德是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现代企业文化都集中反映了企业精神,反映了职业道德的践行特点。海尔文化追求真诚服务的职业道德精神,同仁堂文化体现了追求质量品质的诚信的职业道德精神。职业道德的载体是职业活动,任何职业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具体职业活动中,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带有产业、行业、岗位工作特点。职业院校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将岗位工作要求与职业道德结合,深化岗位职业道德教育。

1、开发岗位职业道德教材

学校组织力量研发了《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校本课程与教材。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是参照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为依据,在总结、提炼相关行业企业对岗位职业道德要求的基础上,梳理出专业对应的主要岗位群职业道德要求,以提高岗位职业道德践行能力为重点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类课程和教材。

深化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是传承和践行职业精神的核心,不能仅满足于《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深入到学生毕业后即将从事的、与专业对应的主要岗位群职业道德要求上,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与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深度对接。

比起一般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课程和教材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是贴近了学生学习的专业,找到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以岗位工作为纽带,实现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二是贴近了学生的职业诉求,找到了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的结合点。与专业大类对应的主要岗位群的职业道德要求的归纳提炼,不仅弥补了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足,有效克服了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不分专业、不分岗位的千篇一律现象,使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工作要求紧密联系,具有了可操作性,助推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

2、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育人能力

岗位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为学校一线德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德育科研人员与行业企业人员的“四结合”的提供了有效合作的平台。在课程研发、教材编写、资源选取、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四方合作,研讨交流。增强了课程与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附件:基于产业文化育人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探索——北京商校——陈济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