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播报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作大会主旨报告

出自:本站 发布时间:2013-12-03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道凯
(2013年12月1日  武汉)
(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纪会长,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近年来,职教学会的学术年会每年都非常隆重,人气很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对职业教育学会的各项工作及年会非常重视,原本安排要亲自来参加的,因为有其他重要公务,她委托我们来参加会议,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一年来职业教育战线同志们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和祝贺!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给大家汇报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关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

        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关于职业教育的部署,概括起来讲了以下内容: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此外还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以及“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等。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七大报告提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六大报告提的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十六大以来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部署,如果作一个梳理的话,我们会发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与此完全吻合。

        我讲一个现象。十多年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普遍情况是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从业的收入越高,从业的稳定性越好。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际情况是学历低一点不一定就业差,甚至好得很。比如,2012年高职的就业情况就有三个特点:一是就业率持续走高,独立设置高职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远高于一般本科高校。二是毕业生就业三年后收入水平翻番。根据第三方麦可思公司的统计数据,增长了120%。三是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走高。对口就业率仅统计理工农医专业,2012年是64%。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出现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按所学专业分,制造大类的毕业生最多,就业率最高。19.99%中职毕业生学的是制造类专业,就业率达98.03%。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业大国,是这么多的毕业生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第二个特点: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本地就业,而且在本地就业的人数比例持续增多,到2012年本地就业比例达69%。这说明近些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第三个特点,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最多,比列持续增加,2012年在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是67%。第四个特点,15个地级城市的就业质量抽样调查表明,中职学生74%来自农村,95%在城区和镇区就业。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职业教育的就业情况,和十多年前比完全不同了。这反映了我们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反映我们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大家会问,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我体会,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6句话。第一句话:坚持五个对接。就是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第二句话:深化产教融合。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必须要有产业部门的深度参与。第三句话:聚焦内涵建设。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的。体制改革也好,法律政策也好,如果不能落实到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就难以见到真正的成效。无论职业教育改革怎么推进,要牢牢把握的是,所有的改革成果都要落实到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上。第四句话:扩大优质资源。我们有12000多所中职学校,1300多所高职学校。我们的愿望是大家都办得很精彩、很好,但现实是不可能的。要有一批学校走到前头,起引领带动作用,这是我们过去十几年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树立了职业教育战线的品牌。第五句话:促进教育公平。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教育公平开辟新的领域,提供新的路径。迄今为止,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全部的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都实行了免学费,三类学生数占中职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90%。此外,已经有十六个省对全部中职学生实行了免学费。第六句话:推进综合改革。综合改革中最典型的就是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年4月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学校六种招生形式。第一种是普通高考,总的走向是逐步减少通过普通高考招生的人数。第二种是单独招生,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可于高考前,在本地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范围内,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第三种是综合评价招生,是学业水平考试加职业倾向测试。这三种形式主要是面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第四种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第五种是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对于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由有关高等职业学校免试录取。第六种就是长学制,即中高职贯通的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招生。上述这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部署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实际。

        在教育外部,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态势也要求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讲一个数据,今年2月18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 2012年我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是93727万,比2011年少了345万人。这是几十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第一次出现下降。今年会下降多少我不知道,但可以告诉大家另外一组数据,2008年是我国18岁人口的高峰,有2620万人;2013年我国初中毕业生是1587万,而且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101%,这意味着现在一年新增的劳动力数比高峰时候要少一千多万人。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另外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大幅度快速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人力资源价值快速提升时代。进入这个时代,从个人角度讲,意味着收入水平要提升;从企业的角度讲,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又有大批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是因为一个劳动者只有能够创造出多于自身工资的价值,企业才可能录用。这样的技能从哪里来?要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来解决。因此,从教育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分析,都说明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关于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几个重要方向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后,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难题都会得到解决么?我想一下子都得到解决是不可能的,有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积蓄能量,但有些问题可能会迎来突破的机遇。

        第一,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校企合作难是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进入到新的阶段后,这个环节有可能突破。要实现这个突破,需要观念上首先突破,就是要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此之外,还要有利益的引导,比如政府购买;也要有社会责任的约束,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当前,总的来说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落后于产业转型的需要。如何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学校掌握着几乎所有新生劳动力的供给,学校观念的转变将引导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我们每一所学校,都要对到学校来招聘毕业生的老板们说,如果你只是要我们的毕业生的话,请你回去吧,我没有毕业生给你;如果你真的需要我们的毕业生,请你从一年级就开始参与我们的教学过程,我们给你提供优质的毕业生。学校不仅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还要团结起来推动企业观念的转变,这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学校的重要责任。

        第二,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推动教育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大家知道,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多年来一直很难。2008年之后,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不仅中职学校招生困难,普通高中也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普通高中,这意味着这些孩子至少还需要接受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后才有能力走向社会。在我们的国家,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新成长劳动力应占多大比重,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上个星期我出访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克罗地亚,克罗地亚的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的68%;德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的65%。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教育结构能够和社会的需要更加贴近。

        再讲高等教育。有一位企业的老总给讲,最近十几年来,他们公司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平均要经过两年的培训和锻炼才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两年的成本最低是20万元。企业的再培养成本远远超过高校的培养成本。对于这样的现象,教育必须要改变。怎么改变,就是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来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现在的中职,包括现在的高职,也可能包括本科甚至更高层次。这里说的本科和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不是现有的高职学校升格来实现,而是参照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对现有的本科学校等进行改造,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需要更有机的结合。

        第三,建设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成为职业教育战线和行业企业共同加快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核心在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这个可能见仁见智,但职业教育的质量一定是和其他教育的质量有区别的。其中普遍认同的一点,就是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向岗位之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岗位需要。这样的质量要求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教师配置等都要随着产业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并根据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持续改进教育的管理和运行,这样的调整只靠行政命令是难以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质量保证体系,就是要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方都建立起随着产业发展,随时调整教育教学,确保实现教育目标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建立之后,职业教育的质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改进过程。只要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行动起来,职业教育新的历史阶段就将成为现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