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校展示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作者:张倩 出自: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校办 发布时间:2013-11-22 13:59:13

敢立潮头唱大风  与时俱进铸品牌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高,是宁波市第一所旅游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鄞县莫枝中学,1992年开始创办职高,1998年更名为“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学校人文积淀深厚,办学质量高,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浙江省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学校、浙江省中职经贸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目前,学校已形成旅游、商贸、财会、计算机四大专业群,48个教学班,2600余名在校生,教职工180余名的发展规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旅游和国际商务二个省示范专业,学校还是省级、国家级旅游实训基地。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先后被评为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示范学校、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
   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丰富办学内涵。
    学校非常重视旅游和外贸两大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是浙江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学校、浙江省中职经贸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国际商务为省示范专业,旅游专业为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建有旅游、外贸实训中心等一流的实习实训设施,其中旅游实训中心内设大堂休闲吧、模拟前台、三维导游讲解室、模拟旅行社等十个实训室,无论规模还是档次,在浙江省中职旅游专业实训设施中都居于首位。学校坚持“面向专业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德技礼艺、体现时代气息”的专业建设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教学模式,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开发校本系列教材,实施“二基三特四元”工程具体包括建设好二个校内实训基地,一批校外实践基地和一大批企业实习基地;开发一套专业“特色”校本教材,开发一组专业“特色”教学项目群,开发一套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包;开展厚德、精技、明礼、通艺“四元”人才的培养工程。
   通过二三四工程,使我校的专业内涵建设得以强化,专业建设成绩不断显现,师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在浙江省高职单考单招考试中屡出状元,在导游考证中多年来通过率一直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同时,旅游和商贸专业均已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和宁波市品牌专业。旅游实训基地也相继被评为浙江省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和2011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
   坚持以强师工程为抓手,锤炼师资团队。
    在教师培养上,学校坚持“多平台·梯队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教师和专业名师”三师工程,推进专业师资梯队建设;立足教师发展实际,注重内强外引,联动行业和企业,搭建平台与高校、行业专家结对,为每一位专业教师结对一名行业专家或能手,实施专业师资“1+1”工程,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增强在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信息交流,更好地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加大对专业名优、拔尖教师的培养力度,实施课程首席教师——“领雁”工程,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个课程的专家级教师,并以其为“领头雁”带动该课程其他老师的发展,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坚持以校企一体为路径,培养技能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职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密切联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了“面向专业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德技礼艺、体现时代气息”的专业建设理念,深入课程改革实践,探索课程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服务地方经济,由学生自主经营东钱湖岳鄂王庙,把课堂移到景点现场,开创全省乃至华东地区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入校企合作,先后在二十多家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进校园,课堂到景区”,工学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111”的教学模式,利用社团优势,开展各项主题月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校内外各种素质和技能考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01225日,中国教育报以《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三个对接”擦亮旅游专业品牌》为题进行介绍。第一个对接:景点进校园,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零对接——利用学校自主经营的岳鄂王庙景区打造成学校的大课堂。第二个对接:岗位进校园,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通过对旅游实训中心的社团化实体管理,打造了休闲吧,四海饮艺社,礼仪服务社、餐饮部等精品创业和服务社团,满足各个岗位实训学生的创业需求。第三个对接:公司进校园,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学校开设湖光山色旅行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校外,我们拓展办学空间,规范职教集团;开展订单式、冠名式、联合办班、合作办学等多种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同时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东钱湖的旅游建设规划,共建东钱湖旅游文化研究会,为东钱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提供实践服务。
   坚持以微笑德育为平台,打造幸福校园。
    为努力打造体现职业教育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特色德育,构建市场化育人模式。学校从德育主体的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现状及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着力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深化专业化班级管理模式,完善“7S”管理制度,以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露出“自信的微笑”“文明的微笑”“自豪的微笑”。 
    同时,学校积极引进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引入宁波音王集团等大企业的文化,打造旅游学校特色的立体融合模式,统一规划在校园里建造微缩景区、景点,实施全景化育人。
    学校多次获得浙江省德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宁波市五四红旗团委、宁波市治安管理先进单位、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鄞州区文明单位等荣誉。
   坚持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强文化建设
    学校自065月成功举办“红红火火”旅游月系列活动后,将每年的5月确定为校园文化活动月,几年来,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已为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今,学校在沿袭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连贯性和系列化,注重专业活动的特色。
    培育和确定了一批有特色的旅游专业活动,如导游讲解大赛、餐饮、客房技能大赛、调酒技能展示等,每一年定期举行这些专业活动,以吸引旅游专业学生或其他专业学生的广泛参与,扩大这些活动的影响。
    同时,将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教育作为学校校园礼仪教育的重点,还根据旅游专业特色,自编了一套“礼仪操”,把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素养建设成为学校的一面礼仪旗帜,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其他专业学生的礼仪素养。
    学校加强传统社团组织建设,如学校的礼仪队、义务导游队、威风锣鼓队等。健全这些立足旅游专业的传统社团建设,加大它们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力度,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
    其次,创建特色社团。前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学生都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积极为本地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牵线搭桥,引导和组织学生组建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社团组织,如宁波走书社、金银彩绣等,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东旅校园里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放射旖旎的光彩。“风雨同舟”龙舟队是学校的另一大特色,龙舟队以东钱湖龙舟文化为依托,重在打造独特的旅游专业校园文化。2012年,“风雨同舟”龙舟队参加了在东钱湖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
    历经50余年的改革发展,学校在专业建设、技能教学、教学改革、德育管理等发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近三年来,师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共获得70个一等奖,其中学生获一等奖37人次;特别是旅游专业组有三位老师分别当选宁波市首席工人和宁波市优秀双师型教师,有八位老师在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有十五位老师在全国中职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近十年来培养了上万名“出得去、用得上”的具有中、初级技能水平的实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布宁波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旅游、外贸行业,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有的已经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成为旅行社、外贸公司的老总。此外,还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校浓厚的创业氛围的熏陶下,开办公司,自主创业。
    如今,学校在宁波享有很高的声誉, “东旅”这一品牌得到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

 

浙江省教育厅鲍学军副厅长(前排右一)等省、市、区教育局领导在杨海如校长陪同下视察学校

本校与韩国湖南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