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公报
作者: 出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 发布时间:2013-07-12 15:57:58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邓泽民研究员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JA060049)。课题组成员有:主要成员:吴学敏、刘文卿、陈庆合、姚梅林 聂承启、邸卫民、段银田、耿世刚、苏北春、吴全全、汪燮华。

一、研究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为此,《决定》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虽然属于教学理论的范畴,但由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也有着自身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通过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这样,职业教育就需要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

当代教学理论一般分为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也有结构主义、掌握学习、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过程优化、合作教育和后现代主义等10大影响较大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没有哪一种教学理论是建立对职业教育的价值之上的。职业教育的价值虽然在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方面的作用则更加显现出来。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养成职业特质、形成职业能力,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就必然需要建立在职业特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之上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且目前有关研究十分缺乏,因此,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层面上,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案例。具体研究目标表如下:

1.在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专业的整体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职业教育教学原则、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职业教育教学媒体、职业教育教学环境、职业教育教学组织、职业教育双学分制、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重点领域开展研究,为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2.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初步成果的引导下,以专业的整体教学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教育不同专业大类的专业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形成40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为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的案例。

(二)研究的内容

1.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内涵的研究。主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内涵的进行学理分析和实证分析。

2.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学习规律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规律、职业技能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迁移规律等。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比较研究。主要比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机制政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等。

4.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我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价值与本质观的发展;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价值与本质观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

5.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原则的研究。主要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活动教学的分类、不同活动教学的特点,最终要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活动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6.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与方法等。

7.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以专业的整体教学为研究对象,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方案,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模式。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过程

首先,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深入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学习的特点和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属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典型经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专业,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并开展实践。最后,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不再以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师资、学生、教材、实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不同侧面作为研究对象,而把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调查研究法:对国内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学习的特点进行调查。比如: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规律、职业技能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迁移规律等。

个案研究法:对国内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经验的学校进行调查,并选择较为优秀的个案进行研究,了解成功实施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因素及其关系和具体办法,找出关键因素和可借鉴推广的经验。

国际比较法:对国内外“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较为成功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所在,对各种模式进行系统优化。

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文献资料,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探索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

行动研究法: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时启动实践研究,在全国选定的试点学校中同时进行“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试点,在实践中及时反思、调整,通过计划、实施、评价、提炼四个步骤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和方法。

四、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经验。这些成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内涵的研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虽然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但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也有很多不同认识,甚至有些人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等等。

本课题从学理和实证两个角度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研究。从学理上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提出,是明确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价值取向的需要。职业教育教学的价值追求不是继承和发展学科,而是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虽然也还担负着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但培养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学生职业发展的任务凸显出来。从实证研究看,自上世纪末开始,职业教育教学就开始更加注重在就业和职业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的教学。我国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原因,即是反映了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也为了区别于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学科教育的需要。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学习规律的应用研究

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虽然教育者试图应用学习与教学规律,但因多种原因,规律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偏差或误区。为此,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并据此实施教学,这是深化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优化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1.学习动机规律的应用偏差

一是单一动机源的挖掘 VS 丰富动机源的闲置。调查发现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具有多种学习动机,其中最为典型的有六种:一是完善生活的动机,即为求得安稳的工作、富裕的生活而学习;二是社会交往的动机,希望通过学习,增进人际交往,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三是职业提高的动机,如,为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而学习;四是求知的动机,为满足求知欲、增长才干而学习;五是服务社会的动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助人和服务于社会;六是寻求社会刺激的动机,通过学习,以摆脱单调乏味的生活或令人不悦的环境。在这六种学习动机中,除了求知动机是直接指向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之外,其它动机多表现为外部动机。调查表明,职业学校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的丰富程度显著超过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的强度也高于内部学习动机。可以说,外部学习动机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导性动机。

二是短近动机的依赖VS长远动机的放弃。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稳定的内部学习动机,所具有的外部学习动机多是比较短近的,诸如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摆脱令人厌恶的环境,结识新的朋友,获取资格证书,通过考试,等等。直接、短近的外部动机是促使职业学校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动机源,在学习活动启动之初发挥重要作用。长远动机的缺乏不仅使得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后劲不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近动机的作用,致使动机系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就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长远动机的培养有所弱化,其中生涯发展辅导的缺失无疑是主要原因。

2.技能学习规律的应用偏差

一是外显操作的强化VS内隐心智的弱化。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这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但大部分职业学校在专业技能培训中,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持有“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理论知识”等不合理的观念。因此,无论是在校内的各种实训、实践类课程中,还是在企业中的见习、顶岗实习活动中,都将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乃至唯一内容,而对“动脑”的要求则有所降低。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目标出发,心智技能的培养无疑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动作操练的重视VS心理训练的冷落。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实际的动手操练或练习,唯有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才有可能达到熟练化。操练是保证技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提高操练的效率与水平,借助于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若只是狭义地将肢体动作操练视为操作技能练习的全部内容,而无视心理训练或将其排除在外,这无疑是一大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操作技能学习的效率。

3.学习迁移规律的应用偏差

一是迁移硬件的建设VS迁移内涵的欠缺。衡量一个实训基地的成效大小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或条件,若仅就促进迁移能力培养这个目标而言,至少要考虑以下两个实质性的问题:首先,实训基地所营造的真实情境不仅体现在物理设备或装置的保真或仿真方面,必要时也应考虑与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在人际互动中不断提高社会化水平。其次,保真固然重要,但其成本也相应较高,没有必要过分追求高保真性。就迁移能力的形成来看,实训基地所具有的功能等效性比物理保真性似乎更为重要。

二是近迁移的追求VS远迁移的回避。虽然职业教育领域对远迁移的回避有着某种必然性或者合理性,但无论是从远迁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来看,还是从其培养的可能性来看,都需要职业教育去直面这一问题。职业教育者和培训者首先应具有明确的培养学生远迁移能力的意识,否则很难将上述活动融于常规的职业教育活动中。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国际比较研究

1.“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就业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素质能力,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为所从事的工作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此,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基本具备下列特征:一要以职业及其职业活动内容为基础,培养就业和职业发展能力;二要以社会及社会活动内容为基础,培养社会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三要以个体发展为基础,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自身职业发展能力。四要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同承担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

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职业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有效地实现了这种有效形式。德国“双元制”既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企业用人制度。北美的社区学院通过校企合作紧密服务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英国通过加强并扩展现代学徒制,将其设计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品质一流的职业路线。澳大利亚的青年在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期间往往要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日本职业教育根据终身教育的需要,针对公共职业教育和企业内部教育进行改革。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机制

为了使国民更加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提高劳动力水平,加强本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许多国家的政府制定或修订了相关法律,制订了相关政策,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加适应经济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就业要求。

德国的许多法律都涉及职业教育内容。如各州的学校法、企业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其中近期以来具有重要地位的是2005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在美国,根据卡尔.D.帕金斯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2006),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较高水平,以便能在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谋得高技能、高薪酬及高标准的工作。英国近期以来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如《2000年学习和技能法》、《2007年继续教育和培训法》和最近颁布的《2009年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是“为规范学徒制度、教育、培训和儿童服务。日本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既有《学校基本法》、《实业学校令》这样的基本法规,又有《工业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实业学校教师培训规程》之类的单向法规,种类繁多,各司其职。”

4.“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师资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师在职前培养、继续教育、管理和资格标准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职业学校教师(Lehrer)和企业或跨企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师(Ausbilder)。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在大学接受教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美国职业教育教师有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标准,也有地方性的标准和要求。澳大利亚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师,其最低要求是获得“培训与评估IV级证书”(TAA-Training and Assessment IV)。

5. 国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没有明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提法。但其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均聚焦于同时培养受教育者上岗就业和职业/事业发展的能力,因此赋予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更为深刻的内涵。同时,在法律和国家制度、教育教学体系、课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师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宏伟战略目标。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主体研究

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包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们是职业教育教学系统中,最重要、更是最积极的要素。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他们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1.职业教育师资研究

“双师型”教师研究。“双师型”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大量高端产业的出现,对技能型人才的这种职业特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紧迫,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特质,“双师型”教师是不够的,用“双师型”最严格内涵界定的教师,也难以实现职业特质教学目标。除非,我们把“双师型”定义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特质。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质是建立在对不同职业特质形成规律的把握和不同职业特质教学规律的把握上的。所以,能够胜任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普通教育的教师,再加上个技师,而他必须要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不是这种简单的叠加。

兼职教师计划研究。我国应实施兼职教师计划。兼职教师计划的实施,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院校教师短缺,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等难题,还是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使职业院校专业的开办,更灵活、更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产业的调正。

2.职业院校学生研究

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准备水平偏低,内因学习动机缺乏,个体差异更加明显。学习目标不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信心不强。

(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问题,首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问题。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是由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本质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1.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本质观和价值观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价值观的探索。虽然我国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学价值期待较高,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价值取向经历了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本质观的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价值观的提出,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学本质认识发生了转变。我国职业教育基本上摒弃了职业教育教学的知识本质观,活动本质观越来越多得到人们认可,并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日益显现。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价值虽然在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满足职业发展需要方面的作用则更加显现出来。因此,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人的成长,依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别人、甚至说从人类积累的那些经验里获得的经验。在接受教育期间,人的成长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从人类间接经验中,选择适合于学生学习特征和学生成长需要的经验。人类积累的经验以理论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体系和职业活动体系存在着,是人类经验的三大宝库。因此,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从理论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体系和职业活动体系中进行选择。

(六)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原则的研究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一种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由于职业技能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原则主要研究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与原则问题。

1.技能的学习分析

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但二者的学习不是独立的,技能的掌握依赖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二者的协同发展,心智技能在技能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心智技能的学习一般通过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因此,实践模式在心智技能学习中具有原型定向的关键作用。

2.职业实践模式的分类

在技能学习中,实践模式具有原型定向的关键作用。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实践价值追求和特点,可将技能型人才职业实践基本模式分为职业活动过程导向、职业活动情景导向和职业活动效果导向三种。

过程导向实践模式的特点,是职业活动的过程固定,一旦确定下来,将一般不再发生改变。这类职业活动常常出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当人们面对各种机械设备时,职业活动的过程常常被固定下来。这类职业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加工的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因此这类职业活动的价值具体体现在操作的规范和标准。

情景导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职业活动的过程不固定,而是随着职业情景的变化不断调整。这类职业活动多出现在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个性化服务理念,要求服务人员服务时,随着服务对象或者服务情景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服务专业类技能型人才职业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使服务对象满意并获得惊喜的消费体验,因此这类职业活动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对服务对象接受服务心理预期的把握。因为只有把握住了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心理预期,才能做到服务在服务对象开口之前,使服务对象满意并惊喜。

效果导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职业活动的过程不固定,且不受职业情景变化的影响。这类职业活动一般出现在文化艺术产业。这类技能型人才职业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使有关人群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这类职业活动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对相关人群的情感、文化、审美、情趣等的把握上。因为,因为只有把握住了相关人群的情感、文化、审美、情趣等,才能使有关人群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美是人类社会的最求,艺术是美的高级形式。

3.职业技能教学原则的提出

鉴于在技能学习中实践模式具有原型定向的关键作用,为了促进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形成,提高教学效能,依据职业实践基本模式分类,提出过程导向行动教学原则、情景导向行动教学原则、效果导向行动教学原则。

    4.职业技能教学原则的应用

过程导向行动教学原则的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程序可设计成图4-4所示的行动教学程序。



图4-4过程导向行动教学程序

景导向行动教学原则的应用。职业活动中的礼仪具有典型的情景导向实践模式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形成从事服务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模式,礼仪课程的教学程序可设计成图4-5所示的行动教学程序。


 

 

图4-5情景导向行动教学程序

 

效果导向行动教学原则的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具有典型的情景导向实践模式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形成从事艺术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模式,动漫设计专业教学程序可设计成图4-6所示的行动教学程序。

 


 

 

图4-6效果导向行动教学程序

 

(七)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继承了精英教育教学评价思想的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面对今天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人人成才”的教学价值取向,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无论在其功能方面,还是在其标准和方式上都存在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学评价的行为观教学评价的认知观、教学评价的情境观、教学评价的人本观

2.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例如,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照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3.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精英教育对教学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是十分重视的,因为只有通过甄别筛选才能把所谓的精英选出来进一步培养成为精英。今天,“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甄别筛选变得不那么重要,而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评价促进人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有效的激励、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调节。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应重视教学评价的以下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

4.教学评价的指标分类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要素即评价指标,数量很多,但从其属性特征上区分,可归纳为3类:条件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成果性指标。

5.教学评价的标准发展

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学习者参差不齐是必然的,为了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显然是不能适应的,教学评价标准需要评价内容上多元化和尺度上的层次化。

6.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

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层次性诉求绝对评价方式;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诉求个体内差异评价方式;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结构性诉求诊断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方式。

7.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对象的扩展;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的结合。

(八)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分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专题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专题。在高职和中职分别选取了20个分布在技术应用、服务管理和文化艺术大类的专业开展研究。每个专业形成课题专业实践课题组,课题组由来自不同地区上百所高职高专国家级示范校、骨干校和特色校的代表构成,对课题理论研究部分提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层面的假设,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专业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畜牧兽医、旅游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软件技术、会计与审计、文秘、酒店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专业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数据处理、电子与信息技术、输配电、机械制造技术、物业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作、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会计、文秘、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

每个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包括技能型人才职业特质的研究、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结论4各方面。

五、产生的影响与完善

(一)产生的影响

本课题研究成果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较大影响。2010年以来,不完全统一,在全国做相关成果报告150多场,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以及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课题成果之一《职业教育教学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第一分册、第二分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研究》(第一分册、第二分册)2012年2月26日出版后,到2012年5月10日已经售出6686册,作为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著作,这样高的市场认可度是不多见的。

本课题各实验专业大类编写的“做中学”教材,也带动了相关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其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材,前厅服务与管理等出版两年内就印刷三次;参加国家改革创新示范教材评选的教材,诸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文秘专业系列教材、铁道出版社出版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等,都一轮入选国家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二)改进与完善

本课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等,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用于理论验证的实践研究,面还较窄、时间还较短,需要进一步开展以下研究。

1.对各职业的技能型人才特质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形成各职业的技能型人才特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各职业的技能型人才特质形成的规律,以界定各职业的技能型人才特质培养需要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等。

2.在更多的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大类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实践研究,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提出的假设,开展充分的验证。在验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形成专业范围更加广泛的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或者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指导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